PCT又叫专利合作协定,是成员国之间专利相互授权的一种合作模式。但PCT本身不具有授权智能,我们只能通过PCT途径将知识产权送达指定国家,经过该国家知识产权部门授权后才在该过产生效力。
也就说,PCT,是一个组织,组织内有很多国家参与。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组织将我们专利申请传达到我们指定的国家去。PCT,就是这个快递员,送到了之后,至于对方是否接受,还得看对方的。PCT没有决定权。
申请PCT国际专利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:
提交申请:在中国提交PCT国际申请,可以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或者国际专利合作组织(WIPO)提交申请。
提出初审请求:在提交申请后的12个月内,需要提出国际初审请求,并支付审查费。
选择进入国家阶段:在优先权日起30/31个月内,可以选择进入哪些国家或地区,并提交相应的国家专利申请。
需要注意的是,PCT国际专利申请需要经过国际初步审查,确定是否符合PCT条约要求。如果符合要求,可以获得国际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国际搜索报告。在进入国家阶段之前,申请人需要根据搜索报告修改其专利申请文件。同时,进入不同的国家阶段后,每个国家的专利申请都需要单独支付年费。
PCT是“专利合作条约”(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)的缩写。PCT是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(WIPO)管理的国际专利申请制度。PCT为申请人提供了一种在多个国家或地区保护发明的便利方式。
通过PCT系统,申请人可以在提交一份国际专利申请后,通过一项统一的程序来同时保护其发明在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权益。这个程序包括国际申请阶段、国际搜索阶段和国际实质审查阶段。
在国际申请阶段,申请人提交PCT申请后,申请将根据国际专利分类系统进行分类、进行国际搜索报告的编制,并公布申请内容。国际申请阶段一般会持续18个月。国际搜索报告是根据PCT申请评估发明创造性的文件,能够帮助申请人评估其专利申请的前景。
国际实质审查阶段是根据具体国家或地区的专利法规定进行的。通过PCT申请后,申请人可以选择在一些特定的国家或地区进一步请求实质审查。这些国家或地区被称为“PCT合作国”。
总之,PCT是一种国际专利申请制度,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方式来保护发明在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权益。
通过巴黎公约可以向国外申请发明、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;而PCT申请只适用于向国外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。所以如果是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,只可以选择巴黎公约途径。如果是申请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的,可以对比两种途径的优缺点:
与巴黎公约相比,PCT程序多了一个“国际阶段”的程序,其优点在于:申请人可以在首次申请之后的30个月内办理进入各个国家的手续,而巴黎公约只提供了12个月的准备时间,因此相对于巴黎公约,PCT进入国外的准备时间比较充足;
费用方面:与巴黎公约相比,PCT由于多了“国际阶段”的程序,因此也要多缴纳国际阶段的费用
因此,若需要多点时间准备考虑是否向国外申请专利的,可以选择通过PCT途径;若已确定好要申请了,资料也准备齐全了,可以选择巴黎公约,这样也就节省了国际阶段的费用。PCT是专利合作条约(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)的简称,是在专利领域进行合作的国际性条约。其目的是为解决就同一发明创造向多个国家申请专利时,减少申请人和各个专利局的重复劳动。
在此背景下,《专利合作条约》(PCT)于1***0年6月在华盛顿签订,1***8年1月生效,同年6月实施。我国于1994年1月1日加入PCT,同时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作为受理局、国际检索单位、国际初步审查单位,接受中国公民、居民、单位提出的PCT国际申请。截至2017年3月,PCT成员国增加至152个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dshangbiao.com/post/2631.html